白云小助手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专题专栏 > 理论在线 > 中心组学习

中 心 组 学 习 参 考 2018年第2期(总第18期)

发布日期:2018-04-25 来源:区委宣传部 字体大小: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公报…………………………………………………………1

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9

3.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更加注重发挥宪法重要作用把实施宪法提高到新的水平…………………………………………………………16

4.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20

5.艰苦奋斗再创业…………………………………………30

 

 

 

 

新华社北京1月19日电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

第二次全体会议公报

2018年1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

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2018年1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203人,候补中央委员172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党的十九大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会议。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张德江就《建议(草案)》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一致认为,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全会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活动,兴起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热潮,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各项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思想更加统一、信心更加坚定、行动更加有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

全会认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现行宪法颁布以来,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在我们党治国理政实践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力坚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有力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有力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实践证明,我国现行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是充分体现人民共同意志、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充分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好宪法,是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证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保障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好宪法,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法治保障。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是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的前提,也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全会高度评价全面依法治国取得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进程,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抓住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关键环节,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全会认为,我们党高度重视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把实施宪法摆在全面依法治国的突出位置,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工作,为保证宪法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和制度保障。

全会认为,我国宪法必须随着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发展。这是我国宪法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一条基本规律。从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诞生至今,我国宪法一直处在探索实践和不断完善过程中。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后,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发展,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进行了4次修改。实践表明,我国宪法是同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实践探索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着时代进步、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而不断完善。

全会强调,由宪法及时确认党和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以更好发挥宪法的规范、引领、推动、保障作用,是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根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任务,有必要对我国宪法作出适当的修改。自2004年修改宪法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又有了许多重要发展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重大战略部署,确定了新的奋斗目标。为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需要对宪法作出适当修改,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

全会认为,宪法修改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这次宪法修改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在总体保持我国宪法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宪法保障。

全会提出,这次宪法修改必须贯彻以下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严格依法按程序进行;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确保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坚持对宪法作部分修改、不作大改的原则,做到既顺应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求,又遵循宪法法律发展规律,保持宪法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

全会认为,宪法修改关系全局,影响广泛而深远。要贯彻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要求,注重从政治上、大局上、战略上分析问题,注重从宪法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内在要求上思考问题,维护宪法权威性。

全会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激励和引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具有重大引领意义。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促进人类和平发展的崇高事业具有重大意义。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是强化党和国家自我监督的重大决策部署,要依法建立党统一领导的反腐败工作机构,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宪法是国家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充实宪法的重大制度规定,对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重要作用。

全会强调,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要以这次宪法修改为契机,深入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把依法治国、依宪治国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要在全党全社会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宪法意识。要加强对宪法法律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违宪违法行为。各级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增强宪法观念,依照宪法法律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开展工作,恪尽职守,廉洁奉公,自觉接受人民监督,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宪法法律实施作出贡献,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全会号召,全党同志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本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自觉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为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努力奋斗。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

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2018年2月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

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8年2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202人,候补中央委员171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在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反复酝酿协商的基础上提出的拟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推荐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和拟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推荐的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决定将这两个建议名单分别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主席团推荐。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同意把《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部分内容按照法定程序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全会充分肯定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央政治局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勇于创新,扎实工作,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凝心聚力,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着力全面深化改革、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着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全力以赴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着力全面从严治党、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迈出新的步伐,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成绩。

全会认为,开好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对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奋斗具有重大意义。

全会提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保障。新中国成立后,在我们党领导下,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逐步建立起具有我国特点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党积极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各方面机构职能不断优化、逐步规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党的领导,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领域,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进展,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有力保障。

  全会强调,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同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全党必须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下决心解决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中存在的障碍和弊端,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全会强调,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以推进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改革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提高效率效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制度保障。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必须贯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

全会提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目标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形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体系,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武装力量体系,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推动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协调行动、增强合力,全面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既要立足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针对突出矛盾,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从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上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保障;又要着眼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注重解决事关长远的体制机制问题,打基础、立支柱、定架构,为形成更加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造有利条件。

  全会提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完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加强党对各领域各方面工作领导,确保党的领导全覆盖,确保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要建立健全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强化党的组织在同级组织中的领导地位,更好发挥党的职能部门作用,统筹设置党政机构,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全会提出,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要坚决破除制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弊端,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调整优化政府机构职能,合理配置宏观管理部门职能,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完善市场监管和执法体制,改革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完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提高行政效率,全面提高政府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全会提出,统筹党政军群机构改革,是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实现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的必然要求。要统筹设置相关机构和配置相近职能,理顺和优化党的部门、国家机关、群团组织、事业单位的职责,完善党政机构布局,深化人大、政协和司法机构改革,深化群团组织改革,推进社会组织改革,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深化跨军地改革,增强党的领导力,提高政府执行力,激发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活力,增强人民军队战斗力,使各类机构有机衔接、相互协调。

全会提出,治理好我们这样的大国,要理顺中央和地方职责关系,更好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统筹优化地方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构建从中央到地方运行顺畅、充满活力、令行禁止的工作体系,中央加强宏观事务管理,地方在保证党中央令行禁止前提下管理好本地区事务,赋予省级及以下机构更多自主权,合理设置和配置各层级机构及其职能,增强地方治理能力,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

  全会提出,机构编制法定化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保障。要完善党和国家机构法规制度,依法管理各类组织机构,加快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全面推行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制度,规范和约束履职行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强化机构编制管理刚性约束,加大机构编制违纪违法行为查处力度。

  全会强调,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上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不折不扣抓好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依法依规保障改革,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强党政军群各方面机构改革配合,使各项改革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形成总体效应。

  全会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统一思想,统一行动,锐意改革,确保完成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各项任务,不断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更加注重发挥宪法重要作用

把实施宪法提高到新的水平

 

  新华社北京2月25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4日下午就我国宪法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举行第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党长期执政能力,必须更加注重发挥宪法的重要作用。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全面纳入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轨道,把实施宪法提高到新的水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李林同志就这个问题作了讲解,并谈了意见和建议。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强调,中国共产党登上中国历史舞台后,在推进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高度重视宪法和法制建设。从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始,我们党就进行了制定和实施人民宪法的探索和实践。新中国成立后,在我们党领导下,1954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巩固社会主义政权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保障和推动作用,也为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现行宪法的制定和完善奠定了基础。

  习近平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成为党和国家坚定不移的方针。我国现行宪法即1982年宪法就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这部宪法深刻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新要求,确立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路线方针政策,把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定为国家的根本任务,就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作出一系列规定,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法制保障。我国宪法是治国理政的总章程,必须体现党和人民事业的历史进步,必须随着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发展。

  习近平强调,回顾我们党领导的宪法建设史,可以得出这样几点结论。一是制定和实施宪法,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必然要求。二是我国现行宪法是在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制定和不断完善的,是我们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三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充分发扬民主,领导人民制定出体现人民意志的宪法,领导人民实施宪法。四是我们党高度重视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坚定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推动宪法完善和发展,这是我国宪法保持生机活力的根本原因所在。宪法作为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

  习近平指出,我国宪法实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具有显著优势、坚实基础、强大生命力。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国家各种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对我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指导思想、发展道路、奋斗目标充满自信,对我国宪法确认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充满自信,对我国宪法确认的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满自信。

  习近平强调,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我们党首先要带头尊崇和执行宪法,把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要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用科学有效、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保证宪法实施。要完善宪法监督制度,积极稳妥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

  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普及宪法知识,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营造良好氛围。宪法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是实施宪法的重要基础。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宪法意识,使全体人民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要坚持从青少年抓起,把宪法法律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青少年从小掌握宪法法律知识、树立宪法法律意识、养成遵法守法习惯。要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习宪法法律的制度,推动领导干部加强宪法学习,增强宪法意识,带头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资料来源:《 人民日报 》( 2018年02月26日  01 版)

 

 

 

 

 

 

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

 

 

  习近平总书记1月5日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鲜明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纵观过去、当下与未来的历史演进,通览国家、政党、民族的沉浮兴衰,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国家表达、民族表达,彰显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洞察历史的睿智、创造历史的担当。

  (一)

  历史的发展,总有一些关键的节点、关键的时期。

  2017年10月,历史会记下这个金秋。一个拥有8900多万党员的世界最大政党,一个在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久经考验、成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在世界瞩目下展开了中华民族新时代的华章。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浑厚有力的声音,响彻亿万人民热切瞩望的万人大会堂,迅速传遍全中国,乃至传扬整个世界。

  极不平凡的过去五年,驱动“中国号”巨轮驶入新的更广阔天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梦想和现实在这里转承,奋斗和拼搏在这里接续。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九大如此擘画。新的阶段、新的使命,挑战虽艰、希望尤盛,矢志奋斗、走向未来,时和势仍然在我!

  在这个时间与空间的交汇点上,没有什么能比“机遇”这两个字更能揭示中国的当下、昭示民族的前程,没有什么能比“历史性”这一词汇更能描绘这个机遇的涵义和意义。这个历史机遇是中华民族强起来、实现伟大复兴的机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更加成熟、更具引领力感召力的机遇,是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走向共同富裕的机遇,是中国共产党从建党百年迈向执政百年、进而铸就千秋伟业的机遇——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作贡献。

  (二)

  机遇是事物相互作用的历史累积,是人民创造伟大实践业绩的时代呈现。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苦干实干中创造机遇,在把握机遇中续写历史,一步步靠近无限风光的顶峰,迎来了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

  这是中国历史演进的必然。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曾有过很多机遇,但真正抓住机遇、开创盛世的屈指可数。特别是近代以后,国家命运跌入谷底,民族危亡悬于一线,振兴中华成为全民族的呼号与梦想。近百年前,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劈波起航,从此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神州大地重开光明之门、燃起希望之火;近70年前,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共和国,人民幸福、民族复兴有了坚如磐石的制度基础;40年前,中国共产党作出历史性抉择——实行改革开放,大江南北涌动滚滚春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迸发勃勃生机;5年前,中国共产党鲜明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历史性命题,追梦逐梦、筑梦圆梦成为激荡人心的高昂旋律,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托起新的辉煌。一路求索,一路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这是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必然。道路决定命运。科学社会主义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国家富强之路、人民幸福之路。社会主义500年,中国书写着最华彩的篇章。“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习近平总书记的宣示掷地有声,言犹在耳,催人奋发。这5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励精图治、革故鼎新,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书写伟大史诗、谱写壮丽篇章,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推向新的境界,中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追寻现代化的前景从未像今天这样天高地广,科学社会主义因在有着13亿多人口的东方大国生动实践而闪烁耀眼光芒。

  这是世界百年大变局的必然。当今世界,“民主赤字”“治理赤字”“发展陷阱”此起彼伏,贫富分化、恐怖主义、气候变化问题层出不穷。资本主义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弊端丛生,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新的国际秩序正在孕育。世界怎么了?人类要往哪里去?已成为人类的“哈姆雷特之问”,各国政要、学者、大众都在为之苦恼、受之困惑。历史并未终结,文明的多样性蕴藏着人类的无限希望,中国的实践为解决人类共同问题提供了全新选择。在人类日益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的今天,世界从来没有如此关注中国、需要中国,这为我们坚持和平发展、赢得优势主动打开了广阔战略空间。

  历史的机遇,再次向这个古老而青春的国家展开怀抱。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乘风破浪的“飞跃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精进臻善的“成熟期”,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关键期”,世界格局剧烈变动的“重塑期”,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又一个“创业期”。

  这个历史机遇期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更有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加速,有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增强,有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赢得的更多掌声……从内部看,中国发展经过量的积累进入质的提升阶段,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巨轮正在驶出历史的峡谷,进入“海阔凭鱼跃”的宽广水域;从世界看,“世界之乱”和“中国之治”形成鲜明对比,全球的目光正在东移,中国的风景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憧憬。

  这样的机遇,是我们以不断的变革,在发展的进程中积累起来的比较优势;这样的历史机遇期,是我们用持续的奋斗,在新征程上为自己打开的时间窗口!

  (三)

  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常面临许多重要转折,美国学者拉兹洛称之为“社会历史分叉期”。如果以道路为喻,这样的时期正是“路口”。面对路口,只有两种命运:发展,或者衰落。

  蒸汽机的轰鸣,开启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那时的中国却如沉睡的雄狮,仿佛置身于时间之外,错过了历史的路口,被时代甩在了身后,一度成为落后与停滞的“代名词”、西方列强崛起的“踏脚石”。

  2017年1月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文章称,“中国的和平崛起已成既定事实”。当历史的机遇再次摆在中国面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抓住这一机遇。

  新的思想旗帜,让我们有了把握机遇的根本指针。思想的光芒,在2017年秋天格外耀眼。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进行新的伟大斗争中创立的这一光辉思想,蕴藏着中国奇迹的密码、指引着中国未来的方向。“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聚焦的是民族复兴,把握的是时代脉搏,确定的是行动纲领。当这一思想化为神州大地的鲜活实践,历史赋予我们的契机就会成为现实,为中国凝聚起变革的力量、奋进的力量。

  新的发展方位,让我们有了把握机遇的深厚底气。5年全方位、开创性的发展,带来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满怀期待。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总和,正在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迈进。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56%,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突破六成,第三产业增加值已经超过“半壁江山”,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约30%……积淀越厚,爆发力越强,中国正迎来惊世一跃。

  新的奋斗目标,让我们有了把握机遇的高远视野。面向未来,党的十九大开启的征程何其壮阔!全面小康的百年目标实现后,我们将以“两个十五年”的奋进,从基本实现现代化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就在眼前。思想有多远,目光就有多远,脚步就能延伸多远。在这样的重大历史节点,更需要以自觉认识机遇,以自为把握机遇。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国在历史上失去机遇太多,如果再不抓住机遇,后果不堪设想。机遇千载难逢,机遇稍纵即逝,机遇不仅是“机”更是“遇”,抓住了、用好了,才不负时代的馈赠、历史的青睐。机遇不会眷顾没有准备的头脑,新时代的中国、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已经准备好了!

  (四)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上,今天的历史机遇期属于我们每个人,属于蓬勃发展的中国,属于紧密联结在一起的世界。

  打开机遇的未来空间,每个人从中找到的,是人生出彩的舞台;国家从中发现的,是繁荣昌盛的阶梯;中国在此写下的,是对人类作出的更大贡献。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就是抓住机遇,让中国人的一切梦想大放光彩,让中国梦与“世界梦”交相辉映。

  大有可为的机遇期,普照华夏也关照个人。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涓滴努力都在向着大海涌流。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清明、文化的繁荣、社会的安宁、生态的改善,为我们实现梦想提供了有力支撑。“我们走在希望的原野上”“这是全世界最有活力的土地”……这一片热土,正成为孕育机会的“梦工厂”。大有可为的时代呼唤大有作为的人,每一个人都可以在时代的大舞台上书写精彩的人生。“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在紧张忙碌的城市,在蓄势振兴的乡村,在热火朝天的车间工地,在挥洒汗水的田间地头,在实验室里,在边防线上……每个人的梦想都可以傲然绽放,融入到社会变革进步的时代潮流中,盛开在实现中国梦的壮阔征程上。

  大有可为的机遇期,造福中国也造福世界。从增长贡献、贸易贡献,到减贫贡献、绿色贡献,再到发展经验贡献、社会治理经验贡献,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成为世界和平发展、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维护者和推动者。倡导和推进“一带一路”,让昔日“流淌着牛奶和蜂蜜的地方”再次为沿线各国人民带来福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整个世界谋求安宁幸福和谐的明天……这样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感召着世界,赢得了广泛的认同。2017年岁末,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在京举行。有哪一个政党,能让世界近300个政党与政治组织领导人齐聚一堂?又有哪一个政党,能把“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视为自己的使命并为之不懈努力?中国的发展世所罕见,中国共产党的探索前无古人。

  中国共产党的先驱李大钊说,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面前;不在过去,乃在将来。今日中国,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每一个人,真正黄金时代的大幕已经拉开。

  (五)

  机遇抓住了就是良机,错失了就是挑战。

  40年前,我们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拉开了改革开放的恢弘巨幕,抓住了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使中国在落后世界现代化进程一个多世纪后,赶上了现代化的最新浪潮。

  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40周年。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不敢拥抱变化,就不能在变化的世界中有所成就。我们仍要用改革推开机遇的大门,以改革的精神、靠改革的勇气、用改革的方法,把蕴藏着必然性的机遇,变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现实,这正是我们对改革开放40年最好的致敬。

  一代代人前赴后继,每一段都有不同的风景,也都面临不同的挑战。当此之时,世界经济仍有诸多挑战,“黑天鹅”“灰犀牛”不时冒头,技术变革一日千里,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河入峡谷、风过隘口,正是紧要之时。唯有居安思危、知危图安,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才能化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收获历史新的荣光。

  紧紧抓住机遇,需要我们“快干”。“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观望等待,畏首畏尾,被动应付,行动缓慢,是不可能抓住机遇的。面对新征程,容不得彷徨、犹豫和懈怠,需要以奋进者的姿态披荆斩棘,不断开辟新的局面。要有那么一种“马上就办、马上就做”的精神,一刻也不能耽误,一会儿也不能停留,把时间这个最稀缺的资源利用好、发挥好。

  紧紧抓住机遇,需要我们“实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改革的任务越来越重,我们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面对各类新矛盾、新问题、新挑战,我们要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发扬钉钉子精神,在抓落实上投入更大精力,更加奋发有为地把改革进行到底。

  紧紧抓住机遇,需要我们“会干”。从来没有两次完全相同的机遇。担负起新的使命,旧有的经验不能完全指导全新的实践。需要我们以日新精神、精进态度,谋定后动,统筹兼顾,增强把握复杂局面的能力、提高破解难题的本领。需要我们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或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或以小带大、小中见大,“十个指头弹钢琴”,奏出最美妙的乐章。

  抓住了机遇,落后的国家和民族就有可能实现超越式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引领者;丧失了机遇,原本强盛的国家和民族则会不进反退,成为时代发展的落伍者。历史的契机,正等待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

  (六)

  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些时间节点,标注着历史前行的足迹,让人心向往之、行亦趋之。

  在这一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我们面对一个空前广阔的时代,整个世界正在我们面前展开;面对一个空前激荡的时代,风云际会中孕育无数可能与希望;面对一个空前厚重的时代,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叠加起改变历史的力量。

  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唯有弄潮儿能永立潮头。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唯有奋斗者能乘势而上。

  今天,13亿多中国人民意气风发、豪情满怀,960多万平方公里的祖国大地生机勃发、春意盎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光彩夺目、魅力永恒,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强牢固、充满活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前程伟大、前途光明。

躬逢伟大时代,我们无比自信自豪;面对宝贵历史机遇,我们备感责任重大。让我们坚定拥戴核心、忠诚紧跟领袖,拿出勇气、鼓足干劲,奋力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大踏步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资料来源:《 人民日报 》( 2018年01月15日   01 版)

 

 

 

 

艰苦奋斗再创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这既是充满哲思的揭示,也是铿锵豪迈的宣言。风华正茂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生机勃发的当代中国,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做到一以贯之推进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惟有永葆革命精神和革命斗志,艰苦奋斗再创业。

  (一)

  历史的发展是由无数创业史累积而成的。一串串积功兴业的足迹,一个个改天换地的壮举,开拓出历史前行的宽阔航道,演绎出社会变迁的恢宏旋律。

  回望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凯歌行进,就是一部开天辟地的创业史、从未停歇不断再创业的奋斗史。

  中国共产党这个中国近代以来最伟大的创业团队,是1921年在上海的一座石库门小楼里集结出发的。当年这里是望志路106号,1943年至今是兴业路76号。由“望志”而“兴业”,是历史的巧合,也喻意着历史的必然。中国共产党正是从此立下以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挽救民族危亡的伟大志向,筚路蓝缕、风雨兼程,带领人民不断铸就民族复兴的伟大业绩。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28年的艰难求索,28年的浴血奋战,这个创业团队从上海、嘉兴到南昌、长沙,从井冈山到瑞金,从延安到西柏坡,走过两万五千里长征路,赢得十四年抗日持久战,摧枯拉朽解放全中国,造就了一支党领导的战无不胜的人民军队,闯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革命道路,形成了普遍真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打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红色江山。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豪迈坚定地说,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这个团队迎着尚未熄去的硝烟,带着不及洗却的征尘,铭记“两个务必”,踏上了进京赶考新征途,带领四万万人民再创业。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从《共同纲领》到第一部人民宪法,从推进土地改革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从过渡时期总路线到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拓,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建立起了从未有过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在旧中国一穷二白的烂摊子上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从此有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经济基础。

  前进路上没有一马平川的坦途。历经艰辛曲折,重新拨正航向,邓小平简洁有力地说,我们是个穷国、大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还是这个团队,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进行了让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又一次再创业。春风起,春潮涌。改革开放激发出亿万人民勤劳致富的澎湃热情,释放出神州大地创新创造的无穷能量。这一切不仅带来了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改变,也使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经历了新的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此形成,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此走上了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自信清醒地说,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我们自豪而不自满,决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这个团队把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扛在肩上,踏上了新时代再创业的壮丽征程。全党全国人民循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方向,坚定自信、万众一心、斗志昂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治国理政的新境界、管党治党的新境界,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中华民族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伟大复兴的目标。

  从创业到不断再创业,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地践行着初心、履行着使命,孕育和形成了独特的精神基因、精神气质,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塞罕坝精神……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勇于革命、不懈奋斗的红色精神谱系。

  从创业到不断再创业,中国共产党人一次又一次向人民交出亮丽的成绩单,也铸就了不断再创业的伟大精神。这是一种矢志不渝的执着,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是一种永不止步的进取,始终带领人民闯新路、开新局;这是一种艰苦奋斗的勇毅,始终保持大无畏的革命勇气,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这是一种求真务实的笃行,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知行合一,不断为人民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

  (二)

  创业难,守成更难。回响千年的慨叹,勾勒出兴衰成败的历史轨迹。

  2300多年前,庄子观人世之变,曰:“始乎谅,常卒乎鄙;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告诫世人,开始不容易,做大之后就更难。1300多年前,贞观年间的朝堂上回荡着“畏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见守文之不为易”的警世之言。600多年前,明朝初年的南京城,每天五鼓时分,都会有人在谯楼上一边吹画角,一边高歌:“创业难,守成又难,难也难”,史称“画角吹难”。

  以守维成则成难继,因创兴业则业自达。此情此理,纵观世界莫不如此。列宁带领布尔什维克党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当时本国强大反动势力和欧洲列强的包围夹击中顽强生存下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付出2600多万生命代价下坚持和发展起来,综合国力一度成为当世翘楚,却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一夜之间轰然倒塌。根本原因是改旗易帜、变了颜色,同时也不能忽视,此前长时间的僵化教条、墨守成规,让这个曾经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成为一个停滞的庞然大物。

  《易经》云:“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变是天地之常道,以守应变,终究为时势所淘汰;惟有以创迎变,方能顺天应势、精进臻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一项事业都不能靠“守”来维系,必须靠不断的再创业来发展。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惟有在奋进中继承事业,在创新中光大事业。

  (三)

  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这次寻根溯源之旅,既是对真挚初心、坚定信念的政治宣示,也是向着8900多万党员、13亿多中国人民吹响的时代号角——永不停歇再出征、永远奋斗再创业。

  东方欲晓。历史发展的前方,一切都是新的,都需要去开辟、去创造。我们正在做的和将要做的都是史无前例的创举,在前人从没走过的道路上,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创业,在前人从未涉足的山峰上,攀登的每一个高度都是再创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是思想的宝库、智慧的结晶、最美的蓝图,这是一份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书,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再创业的规划书、任务书。在这里,无论是推进“三大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还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无论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无论是建设法治中国、平安中国,还是健康中国、美丽中国,无论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还是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无论是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还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无论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还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无论是深化“一带一路”建设,还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无论是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党的建设,还是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许多是全新课题,许多才刚刚破题,许多在实际进行中还有不少需要攻克的难题。创新创造的天地无限广阔,击鼓催征的召唤一声紧似一声——再创业。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在推进事业的征程上,困难和挑战就像拦在我们面前的一座座险峰、一道道沟壑。克服风险、战胜挑战既是承业,也是创业,每一次成功、每一个胜利都将为这个事业创造一份新的财富、注入一种新的能量。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周边环境复杂敏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影响广泛而深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摆在面前,特别是还有种种“黑天鹅”“灰犀牛”……这些风险挑战,既有来自外部的、也有来自内部的,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都是我们需要穿越的雷区、闯过的险滩。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惟有始终保持清醒和忧患、定力和勇气,惟有抓紧补齐短板、扎实加固底板,方能千磨万击还坚劲、乱云飞渡仍从容。

  泰山半腰有一段平路叫“快活三里”,一些游客爬累了,喜欢在此歇歇脚。然而,挑山工一般不在此久留,因为久歇无久力,再上“十八盘”就更困难了。纵观历史演进、世间万象,大到国家、民族,小到个人、家庭,往往在摆脱枷锁、拯救危亡的时候能够迸发出不屈不挠的昂扬斗志,往往在摆脱贫困、解决温饱的时候能够激发出干事创业的蓬勃热情。一旦有所转变、有所成就,斗志和激情就容易消褪,干劲和闯劲就容易松懈,徜徉在“快活三里”,失去了对“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追求。

  经过长期积累和不懈奋斗,我国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迈上了新台阶、提升到新高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从未有过的光明前景。行百里者半九十。“决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决不能因为成就而懈怠,决不能因为困难而退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决不能”,是警示,是告诫,是期望,振聋发聩、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四)

  “再创业”的每一个字,都饱含深意。这个“再”,意味着赓续不断、再接再厉;这个“创”,意味着闯字当头、新字当先,奋斗在其中;这个“业”,就是每个人干出的大小业绩,汇聚成党和人民的事业、国家和民族的事业。

  1936年和1939年,美国记者斯诺两次采访延安和陕北革命根据地,有感于中国共产党人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勤勉奋斗,盛赞这种精神、力量、热情是人类历史丰富灿烂的精华,是“东方魔力”“兴国之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我们这一代人就是要不断在已有的基础上,担当使命、抓住机遇,用艰辛奋斗创造幸福生活,在不懈奋斗中体悟幸福真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写出新的篇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的荣光。

  砥砺奋进新时代,面向未来再创业——

  我们无比坚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旗帜高高飘扬,凝聚起万众一心的强大力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闯险滩、避暗礁,乘风破浪、行稳致远有了最坚定的信心、最根本的保障。

  我们无比自信,今日之社会主义中国全然一新,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更加成熟,经济总量跃上80万亿元的新台阶,为世界提供着最高的经济增长贡献率、减贫贡献率,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高速铁路网,科技创新在许多领域实现并跑、领跑……这些都是我们再出发、开新局、谱新篇的充足底气。

  我们无比豪迈,中国人民勇敢坚韧、吃苦耐劳,你看创新园区里彻夜不熄的灯火,实验室里刻苦攻关的身影,建设工地上紧张忙碌的脚步,新型农业合作社里喜获丰收的笑脸,风霜雪雨中穿行的快递小哥……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点点星光闪亮银河。正是千千万万、普普通通人的创业和奋斗,演奏出共和国不断奋进的宏伟交响。

  “创业艰难百战多”。新时代的再创业,新时代的长征路,必将是又一场广泛深刻的伟大革命,又一次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

  艰苦奋斗再创业,就要发扬革命精神。没有革命精神就会安于现状、陷于平庸。要永远保持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始终保持坚守理想的骨气、敢为人先的志气、迎难而上的勇气、革故鼎新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不怕牺牲、勇于战斗,以必胜信念争取胜利。

  艰苦奋斗再创业,就要埋头实干苦干。实干兴邦,苦干兴业。要有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不畏艰险、不惧困难,以辛勤的汗水、默默的耕耘成就非凡业绩、创造美好生活。

  艰苦奋斗再创业,就要练就高强本领。能力不是一劳永逸、一蹴而就的,必须持续升级、不断扩容。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学习不熟悉的东西、不懂的东西,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努力适应变化了的世界、应对形势任务发展带来的挑战,不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只有艰苦奋斗的创业者,才能成为时代的胜利者。

  (五)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时代的考题已经列出,我们的答卷正在进行。在广袤中国大地上展开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就是我们的答题纸,所有艰苦努力、所有顽强拼搏、所有不懈奋斗就是我们书写的笔迹,一切为人民、为国家、为民族创造的实绩:人民更加幸福、国家繁荣昌盛、民族实现复兴,是我们志在交出的答案。

  为了梦想不断再创业,就像是一次新的远航。历尽艰险、穿越风浪,我们已看到彼岸地平线的晨光。在这艘船上,没有坐享其成的乘客、事不关己的看客,你,我,他,亿万万中国人,都是划桨者、搏击者。只有喊着同一个号子,朝着同一个方向,同舟共济、击水弄潮,才能奋力驶向梦想的前方。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几多风雨、几多荣光,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业,树立了一座又一座丰碑。

  看今朝,奋进征程路。无限天地、无限风光,我们必将赢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登上一座又一座山巅。

  待到理想化宏图,我们可以欣慰地对自己说,自豪地对世界说,骄傲地对后人说:我们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创业者!

 

资料来源:《 人民日报 》( 2018年02月23日  01 版)

 

 

 

 

 

 

 

浏览次数:
点赞
分享
扫码浏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